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银行理财没你想象的那么安全

来源:散户财经 时间:2020-01-09 14:29:35 责编: 人气:
现在银行理财产品安全吗?银行理财真的这么安全吗?且不说央行已经开始放话允许金融机构破产,单单就说银行理财的投向不明这一点蕴藏多大的风险,真的能够无限兜底吗?

 一、银行理财到底是什么? 在讨论银行理财的风险之前,菜导先为大家普及一下:银行理财业务怎么理解? 用专业术语来讲,理财业务是银行的表外业务,那什么叫做表外业务呢?要理解表外,就要先讲表内业务。表内业务很好理解,就是银行的基本功能:存款和放贷。这两项表内业务是计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要接受上级部门和央行的严厉监管,所以叫做表内业务。那么,除了表内业务以外,就是表外业务,理财业务就是表外业务,是不用计入资产负债表,在监管上也没有表内业务那么严格。 大家知道现在银行理财的规模有多大吗?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三季度末,银行理财规模已经超过27万亿。什么概念?要知道,中国银行理财业务也就是从2004年才开始起步的,不过12年已经有如此庞大的规模。 横向对比来看,国内公募基金加上私募基金规模不过17万亿多一点,信托规模16万亿,P2P累计成交规模规模不过3万亿。 银行理财依旧牢牢占据中国资管市场的主导地位,都说互联网金融要颠覆银行,看来还早着呢! 二、为什么银行理财规模发展这样快? 那好了,大家想想现在什么世道:在吸纳存款方面,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存款搬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现在银行拉客户要多难有多难;在放贷方面,实体经济一篇哀鸿遍野,中小企业不敢贷,大企业不想贷。 存款也不行、房贷也不行,银行也有业绩考核,你看看经常有新闻说“一人进银行,全家拉存款”,就是这个原因。 那怎么办?在金融创新挤压、经济下行、表内业务严监管的三重钳制下,表内业务实在难以扩张,银行这时候发现表外业务就好做多了:监管送、投资限制少、收益可观,主要以理财业务为主,因此就轰轰烈烈发展表外的理财业务。 期限错配加杠杆,银行理财一样玩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来讲讲银行是怎么玩理财业务了。 简单地说,银行理财业务通常是资金池模式。是的,你没看错,在中国银行是可以合法设立资金池的。 一般银行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募集形成资金池,与之匹配的是银行设计的资产池,池子里有各种类型的投资标的。比如债券、票据、同业存款、信托产品等。 用资金池里的钱去购买资产池里的各种投资标的,就完成了投资过程。投资到期后,返还收益。 基础模式是这样,但是你想想,如今理财收益率不断下滑,高回报资产又越来越少,如果不想点办法提高收益回报,银行也玩不下去了。 这时候,期限错配就出现了。真是不得不说,有央妈撑腰就是好,银行天生命好,其他金融机构只有嫉妒的份,P2P就更别提了,期限错配想都别想。 怎么期限错配呢?简单说就是存短贷长,发现一个月的理财产品,实际投向半年、1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资产,从而赚取利差,这也是银行理财赚取收益的主要模式。 由于有资金池,加上同业拆解,在资金充裕、流动性好的时候,银行自然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一旦流动性收紧,风险就凸显出来。 也就是最近债券市场风声鹤唳,爆仓、失联、紧急回应的戏码接连上演的原因所在,钱荒来了,你跪下喊爸爸也没用!这个时候只能看央妈是不是亲妈了! 这是风险之一,接下来再说说加杠杆。由于对表外业务监管较松,银行理财也会冒险通过加杠杆提高收益。 比如,去年股市疯涨期间,一部分银行理财资金借到券商手上,进入融资融券领域;再比如,在今年楼市疯涨时候,银行理财资金大量成为房贷资金,其实都是加杠杆追求高收益,这其中的风险也就不言而喻。 而最近几年,银行理财还有了新套路:一个叫同业理财,一个叫委外业务。 先说同业理财,数据显示,目前银行同业理财规模超过4万亿,也是银行理财业务中唯一较年初存续规模占比上升的产品类型。 其实,同业理财本质类似同业拆解,好处是成本低资金量大,获取批量资金自然比零售资金来得快,有助银行银行理财短期冲量。但坏处是加长资金链,容易形成市场风险。 举个例子,A银行购买B银行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投向C资管公司的资管产品,这个产品可能又购买了D公司的基金产品。在期限错配的基础上,只要一旦出现流动性收紧,就会波动整个资金链,控制不好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 再说说委外。委外很好理解,由于收益率下滑和自身业务能力有限,银行通过一定的渠道将理财资金委托为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进行投资,以获取高收益。 实际上,这是银行理财资金为获取高收益在不断提高风险容忍度,就像上文所说的加杠杆,资金到了这些机构手上,可能再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去投资,这样下来风险又增加不少。 现在巨大的委外和同业理财后续去杠杆风险尚需要时间来化解,所以银行理财事实上的风险在当下流动性收紧的背景下,远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大。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是想告诉大家两层意思:一是银行理财也有风险,特别是流动性风险很可怕,最近债券市场的幺蛾子这么多就是最好的证明;二是购买银行理财不要太放心,该注意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三、购买银行理财需要注意什么? 1、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包括收益率、期限、风险类型,特别要留意产品投资方向。不懂就问,钱是自己的,特别是看到投向股票权益类产品时,一定要小心。 2、注意预期收益率非实际收益率,短期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也非实际期限内收益率,关注产品说明书中关于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或者提前赎回时候收益的计算方式。 3、如果你看中的是银行信誉,那就要注意是否属于代销产品。理财产品销售协议书,如果是银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协议是只有银行印章的。 但如果是银行代销产品,那么会有银行与产品发行或承销公司签订的代销协议,以及产品投资方等的相关印章。 另外,你可以记住理财产品的名称和代码,直接打银行客服询问。而如果销售协议上没有银行公章,则有可能是银行员工私售的第三方产品,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