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理财产品哪个银行好?哪个银行的短期理财好?

来源:散户财经 时间:2020-01-09 14:28:36 责编: 人气:
短期理财产品哪个银行好?哪个银行的短期理财好?理财产品在每个银行的官网上一般都有,但是可能要一个个找的话会比较麻烦,而且自己看也可能看不懂,所以你可以详细咨询一下各个银行的客服电话。 小编之前在平台上用过短期的理财产品,收益还行,你参考一下。不过买理财产品还是需要谨慎一些,最好不怕麻烦去银行网站上自己看,或者去银行直接问一下。 简单推荐几款: 一、工商银行

 投资季季盈PBZP17FD,最高预期4.40%-4.65%,但是起投100万,风险等级是R3; 个人尊利ZL90D01,预期收4.35%,起购50万; 个人增利ZL90D02收益稍低4.25%-4.3%,但是起投只要5万,还有一款“安享回报”套利77天人民币理财产品AXTL77AXTL77,起购金额10万,预期年化收益率4.3%; 上面产品的最近开放日期就是9月7号。 二、招商银行

 增利系列1201845号预期收益率4.75%,9月8号发售14号停止,起购5万,R2风险; 总的来说,其实银行短期理财要看的几个方面是:1、利率高低;2、风险等级;3、发售期限;4、是否保本;5、是否可提前赎回。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

推荐阅读:资管将戴紧箍咒:短期理财或将消失 银行不再承诺保本 2018-01-10 年末岁初是各个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旺季,不少市民也会借此机会选购合适的理财产品,期待做一笔“稳赚不赔”的投资。 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起草的《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将对百万亿规模的资产管理市场戴上“紧箍咒”。其中“90天最短期限令”“打破刚性兑付,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最受人关注。 4月1日《意见》一旦实施将会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啥影响?3个月以下的银行理财会消失吗?为何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1月7日,围绕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银行网点和业内专家。 短期理财或将消失? “手里有了闲钱,我一般会买周期短、收益高的理财产品,收益不错、回收比较快。”郑州市民崔女士最关心短期理财产品。 但是《意见》中提出封闭式资产管理产品最短期限不得低于90天。 记者在郑州走访了建设银行(港股00939)、工商银行(港股01398)、郑州银行(港股06196)等银行网点发现,已经鲜有90天以内的短期理财产品销售。建设银行一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国家颁布了新规,以后短期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少。” 中信银行(港股00998)理财经理王毅告诉记者,银行出售理财产品主要是为了扩大资金池,通过募集客户的闲散资金去投资,再将投资获取的部分利润分给客户。“如果理财产品的封闭期只有30天,银行的投资很难在这么短时间内获取利润,理财到期了,银行只能用资金池的资金兑付给客户,如果遇到经济下滑,这样的行为就会存在风险。” 王毅认为《意见》的出台是国家提前干预、防止金融风险的有效做法,利于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 以后再难觅短期理财产品了吗?王毅和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认为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只能说封闭式的短期理财产品会消失,但是开放式的短期理财产品会一直存在,这类产品和活期存款一样灵活,可以当天购买,当天赎回。”王毅建议,手头并不宽裕的用户,可以购买1000元起购的“宝宝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一般在3.5%至3.9%;有一定储蓄的用户,可以购买5万元起购的“天天快车”类产品,预期收益率在3.8%至4%;资金比较雄厚的用户,可以购买50万元以上的大额灵活理财产品,获得更高收益。 银行不再承诺“保本保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差不多,肯定保本!”不少投资者认为理财产品就是稳赚不赔投资,特别是银行理财产品虽然收益率相对较低,但比较稳健。一些金融机构在推出理财产品时,会向客户承诺保本保收益,遇到风险,金融机构会兜底。 《意见》指出,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 1月7日,记者在郑州走访了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郑州银行等银行网点发现,目前保本类理财产品已经成了银行理财产品的“稀客”。在郑州银行,一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我们只有一款预期年化收益在5%左右的保本理财产品,刚发售就卖完了,其余皆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在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一些保本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要比非保本产品低接近一半。“低风险伴随低收益,今后保本理财产品会越来越难买到,并且收益也会变低。”建设银行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武文超认为“保本保息”违背了“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市场本质,让市场运营处于风险高位。他认为《意见》能让投资者明确风险,让风险回归本位。 银行的非保本理财还能不能买?武文超称,近两年国家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6.5%左右,利率在4%至6%之间的理财产品让银行有可观的利润空间,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另外,他认为,银行是信用机构,其对产品的风险控制很严格,非保本理财依然是一种低风险的产品。 “其实,不保本不保息不只是银行理财,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会是这个趋势,每个投资者都应该主动增强风险意识。”武文超说。 业界人士认为,制定《意见》是为了通过加强监管,促进资管业务健康发展,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