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的特点及购买的注意事项

来源:散户财经 时间:2020-02-21 16:00:05 责编: 人气:

私募投资基金运作主要分为募、投、管、退四个阶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私募基金要登记备案

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均应当向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基金募集完毕应当向协会办理备案手续。但基金业协会的登记备案,不构成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

伪私募:不法私募机构往往通过虚报信息骗取登记备案、先备后募、备少募多等各种手段,利用部分私募基金投资者不能正确区分“登记备案”与“行政许可”的区别,虚构项目诱骗投资者,大量募集资金后挪为己用。

私募基金姓“私”

私募基金应当以非公开方式向特定合格投资者募集,单只私募基金的投资者人数累计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特定数量,即契约型基金不得超过200人,合伙型基金不得超过50人。

伪私募:不少私募基金管理人采取收取加盟费的模式成立合伙企业,突破或变相突破私募基金“少数人”限制,向不特定多数人宣传、募集资金。

私募基金不得公开宣传

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伪私募:一般通过大量招聘低学历人员,采取“底薪+提成”的方式激励其兜售所谓的“私募基金产品”;销售人员往往为了高比例提成收入,通过召开宣传推介会、陌生拜访、微信宣传等方式公开宣传产品高息、保本,诱导投资者。

私募基金并不保本保收益

按照规定,私募基金不得向投资者承诺资本金不受损失或者承诺最低收益,私募基金往往不具有固定收益证券之特点。

伪私募:有私募机构通过关联方担保、关联方承诺回购等方式,变相承诺保本保收益,或鼓吹高收益,欺骗投资者。

123下一页末页共3页

私募投资重“匹配”

私募基金投资确立了合格投资者制度。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伪私募:有少数不具备私募基金投资条件、经测试不适合私募基金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在私募基金高收益的诱惑下,往往篡改真实信息承诺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汇集多人资金凑单、拼单变相突破100万元投资底线。

私募运作要“透明”

制定并签订基金合同,充分揭示投资风险;根据基金合同约定安排基金托管事项,如不进行托管,应当明确保障私募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坚持专业化管理、建立防范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按照合同约定如实向投资者披露信息。

伪私募: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基金托管不当增信,或是诱骗投资者将款项直接汇入非募集账户,以达到挪用基金财产的目的。

购买私募基金时,投资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5、以“拼单”“凑单”“基金份额拆分转让”等方式突破合规投资者底线,属于严重违规行为。

6、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不是行政审批,管理人宣传私募机构是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批准的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私募基金是经过审批的投资产品,属于误导投资者,莫轻信。

7、投资私募基金,要选择与自身风险相匹配的产品。买之前,要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流动性等需求。

8、投资私募要仔细阅读,签署风险揭示书。

9、签约打款时,仔细阅读私募合同,每份合同内容要一致。

10、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应当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以防资金财产被挪用。

下一页末页共3页

1、投资私募,卖者有责,买者自负。

2、投资者投资私募基金至少100万元。

3、投资前要多方调查了解,对于公开募集的私募基金千万不要碰。

4、投资有风险,警惕保本保收益陷阱,不要贪图短期回报、高息回报。

5、以“拼单”“凑单”“基金份额拆分转让”等方式突破合规投资者底线,属于严重违规行为。

6、私募基金登记备案不是行政审批,管理人宣传私募机构是证监会或基金业协会批准的正规持牌金融机构,私募基金是经过审批的投资产品,属于误导投资者,莫轻信。

7、投资私募基金,要选择与自身风险相匹配的产品。买之前,要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和收益预期、流动性等需求。

8、投资私募要仔细阅读,签署风险揭示书。

9、签约打款时,仔细阅读私募合同,每份合同内容要一致。

10、投资者在认购私募基金产品后,应当持续关注私募基金产品投资、运行情况,以防资金财产被挪用。